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4层
电话:+86(10)67167828, 87109836, 87109837
传真:+86(10)87109838
联系: 张骏张伊依李思凡孙凯、 
当前位置: 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 美中经济 - 正文

美中贸委员报告正面评价中国在中美关系中的作用与影响

来源:原创   |   时间:2017-01-13 11:04:11   |   浏览:1048

1月10日,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了解美中关系》的报告,正面评价中国在中美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与影响。现将报告全文翻译如下:

报告概要

由于最近的总统大选再次关注美国经济,许多美国人听到的是国际贸易,更具体说就是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对工人是不好的,而且损害了美国经济。

然而,美中关系远比这些要复杂得多,而且贸易逆差远非中美关系的全部。

目前,美中贸易支撑了美国各产业约260万个就业岗位,包括中国企业在美投资所创造的就业。中国中产阶级在未来10年还将继续快速扩张,到2026年,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将超过美国全部人口,美国公司将有机会进入世界最具吸引力的消费市场,而这也将推动美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经济数据显示,与中国开展紧密贸易关系国家的经济表现要好于那些没有与中国开展贸易的国家,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继续保持。

美国经济从美中贸易关系中获益的例子包括:

——2015年,中国购买了165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和服务,占美国总出口的7.3%和美国经济总量的1%。

——虽然美国一些制造业岗位由于贸易逆差而流失,但美国企业向中国销售高端产品也支持了美国就业,包括汽车和卡车、建筑设备、半导体等。美国企业2014年和2015年对华商业和金融服务出口分别为67亿美元和71亿美元。到2030年,美国对华出口将增至5200亿美元。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供应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中国的出口很多是由外国生产的零部件进口组成,在中国进行最后组装。如果从中国出口中减去其进口的零部件,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将会减半,占GDP的1%,相当于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

——中国从2000年的美国第11大出口市场成长为美第三大出口市场。2015年,美对华出口直接或间接支持了180万个新增就业,创造了1650亿美元GDP。美对华投资和中国对美投资合计创造了260万美国就业岗位,及2160亿美元GDP。

——预计中国将继续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如果中国经济改革能消除目前在许多领域存在的市场准入壁垒,将为美国企业创造新的增长机遇。

——中国是美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2015年,中国购买了美国150亿美元的农产品,伊利诺伊和得克萨斯州对华农产品出口均超过10亿美元。

——中国制造业降低了美国消费品价格,拉低通货膨胀,节省了美国消费者支出。总体看,美国消费物价水平由于进口中国低价产品而降低了1—1.5%。2015年,典型的美国家庭收入为5.65万美元,与中国贸易为每个家庭每年最多能节省850美元。

——2003年以来,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超过绝大多数世界先进国家。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统计,2003—2016年,美国制造业生产率增长40%(约合每年增长2.5%),而德国在同期仅增长23%。同时,企业工资的增长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工人与美国工人相比,不再具有过去那样的竞争力。美国工厂仍比中国制造商的生产率高出90%。这一潮流将导致制造业就业“回归”或继续留在美国。

简介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中国人口超过美国,但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里,中国摆脱了贫困,并产生超过3亿人的中产阶级。现在中国人看好莱坞电影,在网上热情购物,引领世界移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应用程序的使用。纵横交错的高速列车连接着大量的中国工业园区,中国生产的汽车、电视、化工产品、电子产品卖给本国和世界各地消费者。

美国人并不总是积极看待中国的发展,特别是制造业方面。人们往往轻易地将美国制造商的外包归咎于中国在内的外国竞争对手。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仍很庞大,约为334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9%。

但这掩盖了一个事实,即美国出口商一直在增加对华出口,中国在众多领域都是美国的重要出口市场,包括农业、化工和运输设备等。中国已成为美国商品和服务的第三大买家(仅次于美国最亲密的邻居和北美自贸区伙伴——墨西哥和加拿大)。2015年,中国自美进口的商品和服务高达1650亿美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成熟和中国消费者工资持续上涨,美对华出口还将增加。我们预计到2026年,美国向中国出口的商品和服务将达3690亿美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250亿美元,约占美国出口总额的10%。这一增速也反映出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中产阶级消费者的快速增加。

美国跨国公司和企业家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克莱斯勒吉普和通用汽车是最早在中国设立汽车制造中心的厂家之一。他们率先在当今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获得立足点。

在这些先行者之后,2000年左右,以亚洲为枢纽的全球供应链迅猛发展。包括苹果等公司利用美国开发的技术,使用全球各地制造的零部件,在中国进行组装,然后销往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这样做提高了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特别在全球最活跃的生产领域,例如汽车和技术。自2000年以来,美国企业从世界各地直接投资中得到的回报增加了两倍,达到GDP的2.4%,这其中来自对华投资的收入占了很大比重。很显然,随着大型跨国公司获得更多的海外收入,他们可以向美国国内小型供应商和分包商支付更多报酬。

随着中国经济向现代化转型,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美国对华出口增长将更迅速,美国公司对华投资可获取更高利润。

中国如何推动美国和世界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已从国有企业和集体农场主导,转变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体,有数以百万计的企业家和独立公司运营。中国以前排斥资本主义,但现在接受数十亿美元的外国直接投资,中国公司现在正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市场投资。

这种转变加速中国崛起,并使其最亲密的贸易伙伴从中受益。事实上,自中国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美国已获得明显回报。

自2001年以来,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都超过同类国家

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的经济表现史无先例。即便考虑到近期中国经济放缓,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自2000年以来仍接近10%,这反映了其经济的快速成熟。在过去15年里,美国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达15.4%,但中国对世界经济产出的增长贡献高达26.6%,超过欧元区和美国的总和。这种快速增长推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当然,中国的总体生活水平还难与发达工业经济体相比。2000年以来,中国增加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对全球经济增加了另一个德国和法国。

中国的经济增长已使其他经济体受益。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由人口、教育、投资和研发等许多因素决定,但是对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指对华进出口总和占其GDP的比例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尤其是与中国毗邻的香港和韩国,自2001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快。

尽管经历了2008年的大衰退,美国仍是亚洲以外经济增长最强劲的发达经济体。自2000年以来,美国GDP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1.8%,领先于大多数发达工业化国家。事实上,在发达国家中,那些更临近中国的经济体(例如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或矿产、煤炭、农产品和乳制品的主要出口国(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更为显著地受益于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如果通过自2000年以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增加值来确定平均家庭收入如何改善,只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已超过美国。所有这三个经济体都受益于金融危机前后的强劲增长,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则主要得益于重要的自然资源。

与中国更紧密的融合带来了经济效益

美国企业在以下四个关键领域受益于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第一,对华出口支持国内就业。2015年,美对中国商品和服务出口达1650亿美元,占美出口总额的7.3%,约占美GDP总量的1%。大豆和猪肉等农产品是美主要出口商品,但是美公司也销售了大量制成品,包括运输设备(客车、飞机)、建筑设备和半导体等高附加值电子产品。美国还出口一系列商业和金融服务,2014年对华出口额为67亿美元,2015年为71亿美元。旅游也是一个重要产业。据牛津经济研究院统计,2015年中国访美约为260万人次,而2000年这一数字仅为23万人次。中国游客促进了美酒店、餐馆和零售业发展。据牛津经济研究院估计,2015年,美对华出口直接支持了美150万个就业岗位,并对美GDP贡献了1280亿美元。

同样重要的是,中国与全球供应链紧密融合,大量产品通过间接方式进入中国,或者作为亚洲供应链的一部分,或者为满足中国的需求。不但美国出口到香港和新加坡的商品可能会再出口到中国,且美国产品还包含在其他国家对华出口中。根据经合组织统计,其他亚洲国家出口总值中的3%到4%是美国产品,这些出口主要面向中国。如果我们将这些间接对华出口纳入统计,则美对华的出口总值将增长超过25%。这意味着中国2015年支持了约180万个美国就业,对美GDP贡献为1650亿美元。

中国经济和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不仅促进美出口增长,也带动了中国周边经济体的发展,促使他们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韩国、香港、新加坡、台湾都得益于中国的崛起,这些经济体都位居美国出口市场前15名。美对韩国出口约占美出口总额的3%,而对香港、新加坡和台湾出口总和约占美出口总额的6.1%。

美国企业对中国和亚洲的投资带来高额收入。

美国不仅从对华出口中受益,美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也产生高额回报。据美商务部统计,2015年,美在华投资的收入高达98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内企业总利润的0.5%。此外,商务部数据还显示,美资企业在华投资制造的产品中,只有不到6%销往美国,80%卖给中国客户。如果将这些对华销售利润回馈给美国股东,并在美境内消费,则将支持10.3万个美就业岗位,并对美GDP贡献119亿美元。然而,这只体现了美对亚洲供应链投资回报的一小部分。如果我们统筹考虑美对中国和亚洲地区供应链投资所产生的回报,则可支持高达68.8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公司开始投资美国。2000—2015年,中国对美投资从2.77亿美元增至148亿美元。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统计,中国公司在美分支机构雇佣了约3.8万雇员。考虑到这些分支机构会通过供应链影响美国经济,我们预计中国在美投资共支持了美国10.4万个就业岗位,对GDP的贡献达到108亿美元。例如,中国家电企业海尔雇佣了1.2万美国工人,在肯塔基、印第安纳、阿拉巴马、佐治亚和田纳西生产家用电器,并扩大至南卡罗来纳,新增400个工作岗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万向在美国雇佣了超过1.25万美国工人。

与中国的贸易提高了美国生产率,而生产率才是财富创造的核心。研究表明开放贸易可以刺激竞争和创业,而这可以提高生产率。基于传统贸易影响,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对华贸易使美国生产率增长0.17%,刺激了经济增长。全球供应链的发展提高了苹果、通用、福特等美国公司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了这些公司乃至整个美国经济的生产率。

简言之,中国的发展惠及了美国经济。上述出口和投资合计共支持了2015年GDP的1.2%,约合2160亿美元,提供了260万个就业岗位。

分析中国进口的影响

上述这些利益是否抵消了贸易逆差和美国制造业就业岗位减少的负面影响呢?确实,中国货物带来的贸易逆差已经从2000年GDP的0.8%升至2015年GDP的2%,占整个美国贸易逆差的一半和大部分经常账户逆差。

基于上述数据,一些观察家认为中国是美国制造业就业率下滑的主因。一项研究称,自2001年以来,中国的进口令美国损失了320万个就业岗位。

毫无疑问,中国充足的廉价劳动力令中国工厂有能力取代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制造商。由于美国缺少对失业工人在新兴产业中找到工作的再培训项目,中国的影响可能是长期的。

中美贸易逆差被夸大

双边贸易数字没有很好地解释与中国做贸易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在全球产业供应链中,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装配工”。经合组织估计,中国出口中的三分之一含量为外国产品,而美国仅为15%。虽然中国一直致力于增加国内消费、升级增值链,但最新数据显示,即使是在计算机设备、电子产品和电子机械这样的主要增长市场中,中国组装和再出口中的外国产品含量仍占比近50%。

如果按此调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仅占其GDP的1%。这与美国对欧盟的贸易逆差持平。

仅关注货物贸易逆差会忽略美国经济中关键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服务业。在服务贸易方面,美国对华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02%增至0.2%。一旦考虑到对华服务贸易顺差和投资收入余额,美国对华逆差仅占GDP的0.8%。从比例上看,美国对华贸易的总逆差水平与2009年持平。

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75%来自于电子和纺织业。中国在这两个行业上对美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说明中国挤占了其他经济体的的输美份额:例如在服装方面,中国取代了原来的墨西哥、香港和台湾。在电子产品方面,牛津经济研究院的统计显示日本的电子和计算机产品出口自2000年以来几乎没有增长,而韩国则失去了其市场份额。

低成本进口惠及美国家庭

此外,这些进口也对美国消费者产生显著的积极作用,但这种积极作用又往往被忽视。如果要了解过去15年来服装、家具和大多数家用电器价格下降的原因,中美贸易关系可提供一些解释。

由于这些广义的收益在美国经济中广泛传播,反而不像某个具体工厂倒闭所造成的失业那样显而易见。

根据沃纳国际劳务成本比较,2014年,中国纺织工人的时薪为2.65美元,而美国工人为17.71美元。在一个部门中,如果非技术劳动力是这个经济方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用美国制造的产品取代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将大幅提高美国的消费价格。

同样,技术进步(例如更便宜和更强大的微处理器)部分地解释了电脑和电子产品价格下降的原因,而对华贸易增长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在降低美国消费者购买下一代小电器价格方面,中国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时它也帮助美国制造商能够负担最新的产品革新。据估算,如果美国取代中国组装iPhone手机,则其最终价格将增加30—40美元,增幅达5%。进一步地讲,如果iPhone的各种外国制造部件都在美国组装,则其最终价格将比今天高出100美元。

虽然苹果的iPhone可能是一个利用全球供应链的极端情况,但它表明了中国对美国家庭预算的影响,以及没有中国制造的货物和服务的情况下,可能会增加购买成本。正如Kamin,Marazzi和Schindler(2006),以及Pain、Koske和Sollie(2006)的研究显示,中国进口的更大的渗透性影响是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以每年0.1%的速度降低美国通货膨胀率。如果美国自华进口商品能够持续增加,那么平均价格将下降1—1.5%。牛津经济研究院估计,如此低的价格在2015年提振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0.8%,支持了180万个就业岗位。

面对中国进口,美国企业在许多领域表现依然强劲

iPhone的例子也表明,中国是如何帮助美国满足其需求,使美国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更快速成长。自2000以来,中国进口产品增长最快的领域也恰恰是美国企业增长最强劲的部门。这也并非偶然,因为美国正是这些最大和最成功公司的真正母国,包括计算机和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和化工产品企业。这些行业已经融入了全球供应链,以巩固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地位。

这一点在科技产业中尤为明显,中美两国在该领域都在努力适应和扩张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市场要求。2000年以来,美国家庭在电脑和电子产品方面的支出年均增速为15%,在电脑方面的投资年均增速为6.3%。尽管中国市场份额也在成长,但整体增长使得美国业界繁荣兴盛。

总之,通过降低美国消费价格、促进美国关键经济部门竞争力,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和服务为美国经济增添了动力。尽管有一些研究显示从中国进口导致一些企业倒闭工作流失,但整体衡量美国对华出口和在华投资,以及低价进口和供应链改进后,我们的计算结果显示美国在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总体受益。

中国经济增长为美国创造了新的机会

多年来,中国对大豆、猪肉、小麦等食品的需求不断扩大,美国农民是主要受益者。中国已经是飞机等高精密度设备和药品等高价值商品的重要市场,而美国在这些领域领导全球。

随着中国工人工资和土地价格提高,劳动力供应不再是“无限的”,需求向外转移正在发生,这种转移将使美国出口商的机会激增。中国成本上升的同时,由于页岩油和天然气革命,美国国内能源成本正在下降,增加了美国出口商的竞争力。

迅速增长的中国中产阶级带来重要增长机会。中国中产阶级快速成长,其规模、购买力和消费能力为美国服务业和高端产品出口提供了需求。目前,中国约有4000万个年收入超过3.5万美元的家庭,预计到2025年将再翻四番达到1.6亿个。

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扩张,对美国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扩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16年上半年,通用在中国销售量达180万辆,比在美销量高出40万辆,同期福特在中国销售量达58万辆,其中相当数量的汽车为美国制造。据美商务部统计,2014年约30万辆美国制造的轿车、卡车和SUV出口到中国。

美国服务业在中国增速更快。中国来美游客挤爆了美国的商店、宾馆、赌场和度假村。美国会计、保险等金融企业渴望更多地进入到中国金融服务市场,并认为这一市场潜在能力巨大。中国市场占美国服务出口的6.5%,预计未来10年将增至10%。

中国增长模式正在由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拉动向消费和服务拉动转变,这将为美国企业向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提供专业服务创造大量机会。从保险公司、银行到时尚设计、娱乐、体育特许权等,美国公司正在寻找更多可以扩大销售的服务领域。但是,近年来中国经济改革有所放缓,对中国会否给外国企业平等待遇和改进市场准入的质疑有所增加。例如,外国保险公司仍在等待中国对其开放储蓄和退休金计划以外的保险领域。中国经济自由度和开放度对美国企业能否实现潜在增长目标至关重要。

中国经济增长不但直接使美消费者和工业受益,还间接帮助了美国经济。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宏观经济对抗危机、保持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2008—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时全球需求下降,美国和欧洲消费者支出乏力,中国发起了大规模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促进支出,从欧美进口更多工业设备和原材料以稳定全球经济。中国这一举措带来的进口需求增加帮助刺激美国经济,也使中国成为美国更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迅速提升帮助美国扩大净出口,抵消了美国内市场需求走弱的影响。

中国还帮助美国维持低利率。作为美国国债的主要买家,中国对美国债券的需求帮助美国政府和私营部门维持较低借贷成本。中国现持有8%美国国债,约1.2万亿美元。尽管对中国减持有所担心,但中国对美元资产仍保持了浓厚兴趣。作为美国的“大债主”,中国有兴趣继续买入并持有美国国债。尽管也有对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担忧,但低利率和资本自由流动维系了美国的繁荣。

结论:中国对美国的增长至关重要

我们的分析显示,媒体经常引用的中美贸易赤字假定影响通常被夸大,部分原因是美国服务业出口的贡献在测算贸易数据时经常被忽略不计,还有部分原因是中国出口产品中的进口部分被漏算。计入这些因素后,美国对中国贸易赤字将从占美GDP比重的2%下调为0.8%,低于对欧盟的贸易赤字。

确实,美制造业投资到中国导致美国相关就业岗位有所减少,但同时,美中贸易关系又为美国工业创造了260万个就业机会。

实际上,与中国的商业关系通过多种途径使美国收益:中国是美国主要出口市场之一,支持美国数百万就业机会,这种重要性只会继续增加;中国在美投资支持美国就业机会和整体经济增长,并使美国维持低利率,进一步刺激美商业和消费;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提高了美国商业的竞争力,降低美国通胀。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进口减少了美国就业机会,但也降低了美国制造商成本,使他们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同时降低了美国家庭的生活成本,使美国家庭有更多资金用于其他支出。

随着国际贸易的兴起,一些经济部门工作岗位流失,但美国工人在全球仍最具竞争力。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建立有效的再培训机制,使那些夕阳产业的工人能够及时获得适用于朝阳产业的新技能。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家、前美联储副主席、全球贸易专家Alan Blinder认为,贸易成本在价值方面被高估了,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没有任何政策能够“在不伤害任何人的情况下改变现有贸易模式”,改变总会伴随着阵痛,但也总会对人民有利。阻碍贸易潮流就是阻碍科技进步。政策制定者应找到办法有效帮助失业工人,同时确保美国保持全球竞争力并实现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净增益。必须更准确地定位贸易在保障美国经济健康、家庭收入和就业中的作用。(张薇、王希、于宁、周翀、李伟)

信息来源: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网站

https://www.uschina.org/media/press/uscbc-oxford-economics-release-study-us-jobs-and-trade-china

 

版权所有: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0502129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652号

页面更新时间 : 2024-12-26 14:57:45
Powered By MystepC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