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80号通正国际大厦4层
电话:+86(10)67167828, 87109836, 87109837
传真:+86(10)87109838
联系: 张骏张伊依李思凡孙凯、 
当前位置: 中美省州合作专题子站 - 潜力报告 - 正文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投资发展与潜力报告

来源:原创   |   时间:2014-11-14 09:44:31   |   浏览:1873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吉、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地带,东临大庆市,南接吉林省白城市,西靠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北与黑河市、大兴安岭地区接壤,是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幅员面积4.2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1/10,辖1市8县7区,总人口570万,其中市区人口139.1万。因境内国家级扎龙自然保护区生息繁衍着世界珍禽丹顶鹤,又有“鹤城”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大市,相继荣获中国绿色食品之都、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市民最满意城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中国十佳优质生活城市、中国十佳食品安全城市等殊荣。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77.2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44.9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4.6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4.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06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984元。

一、生态环境优越。齐齐哈尔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沃野千里、四季分明,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生态环境最好的地方,有5个县建成了跨县域的生态示范区,2个县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拜泉县被联合国工发组织确认为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并获得国际生态工程一等奖。一是气候适宜。地处北纬45至48°的高纬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长严寒,夏秋凉爽,年平均气温3.2℃,1月均温-25.7℃,7月均温22.8℃;年有效积温2600—2800℃,年平均无霜期122至151天,平均无霜期139天;平均降水量471.4毫米,多集中在6~8月份。二是土地肥沃。土壤资源丰富,共有草甸土、黑土、黑钙土、暗棕壤、栗钙土、盐土、碱土、风沙土、沼泽土、水稻土等10种类型,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分别占总量的38.33%、33.56%、21.89%。黑土和黑钙土为主要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值为33.4g/kg(3.3%),为全国平均值的3倍。全市耕地土壤PH值呈中性,稳定在7.56左右,适合绿色有机农业生产。黑土土壤耕层平均为23-28厘米,是我国少有的以黑土为集中地带性耕作土壤的地区之一,全市黑土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1/3以上。 全市大力推进土地规模经营,促进集中连片,规模经营比例达60%以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92%以上。三是水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河流174条,其中流域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条,嫩江流经境内458公里;湖泊859个,水域550万亩,界江界湖过境水量210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2.68亿立方米;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40座,其中大型2座,水库总库容10.69亿立方米,水利工程农业灌溉供水达25亿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935万亩。四是空气清新怡人。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利于源源不断地吸纳清新空气,形成了天然氧吧,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天数年均在345天以上,是全国空气质量最好城市之一。五是森林广袤葱郁。林地总面积823.8万亩,天然林33333.6公顷,活立木总蓄积316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9.7%。有林场28个,经营面积289.5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78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776万立方米。六是湿地自然纯净。湿地总面积近58万公顷,其中保护区湿地14.7万公顷。湿地自然保护区10处,其中国家级2处,分别是扎龙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和乌裕尔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扎龙湿地是中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1992年就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 2013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被誉为鸟和水禽的“天然乐园”。七是草原青碧辽阔。草原总面积826.1万亩,可利用草原633.5万亩,其中人工草地22.2万亩,采草场242.5万亩,放牧地368.8万亩。年产优质干草55万吨,优质牧草50万吨。紫花苜蓿种植面积全省第一,达31万亩。年产作物秸杆1200万吨。

二、工业基础雄厚。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集中建设的老工业基地之一,素有“钢铁机械城”之称。历经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业和食品工业为主体,以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医药、纺织等行业为骨干,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及富拉尔基区、碾子山区和部分县市等卫星城,有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的中国一重和“掌上明珠”的北满特钢集团,亚洲最大的铁路货车生产企业齐轨道交通装备公司,国家重特大机床生产基地齐重数控和齐二机床集团,为国防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北方机器和华安工业集团公司,三大发电企业富拉尔基发电厂、富拉尔基热电厂、齐齐哈尔热电有限公司及黑化、昊华化工、飞鹤乳业、北大仓集团、富裕老窖等一批重点企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钢、钢材、热电、焦炭、金属切削机床、铁路货车、重型锻压设备、数控机床、机制纸、机制糖、植物油、乳制品、白酒、啤酒、农用化肥、塑料制品、木制家具、水泥等。大型锻件加氢反应器、大型矿山采掘设备、大型成套连铸连轧设备、重型数控机床、核电设备、铁路货车车辆、特种钢材、大型铸锻件等代表着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最高水平,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中国一拖大农机、龙华新能源汽车、清华同方信息港、蒙西新型建材等大项目纷至沓来,为齐齐哈尔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了强大引擎。2013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2户,完成工业增加值完成278.5亿元,同比增长9.5%;销售收入949.3亿元,同比增长8%;利润总额54.4亿元, 同比增长13.2%。

我市正着力建设装备工业技术创新体系,一是依托一重集团,重点发展新一代短流程大型薄板连铸连轧成套设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置、海水淡化装置、钢渣循环利用以及核电大型锻件、石油化工装备,建成世界一流的铸锻钢基地和先进的重型机械制造基地。二是依托齐重数控公司、齐二机床集团,推进机床工业高效率、大型化、复合化、智能化建设,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床数控系统,重点发展中高档数控机床和关键功能部件,建成世界著名的重型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三是依托齐轨道交通装备公司,重点发展重载、快捷铁路货车,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建成世界一流的铁路货车生产基地。四是依托装备制造的雄厚基础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大型市政环卫机械设备、大型矿山机械设备、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大型专用起重设备等,建成国内著名的大型专用设备制造基地。五是依托一拖(黑龙江)东方红工业园有限公司,重点发展大马力拖拉机和大型农机具,建成国内外著名的先进农机装备生产基地。同时还大力发展石油机械、通用设备及其它装备制造业。六是依托龙江县杏山乡铜矿引进大型企业建设精制铜产业基地,生产电解铜、板带、管材、线材等系列产品,同时建设与铜产业相关联的化工、建材等配套项目,打造精制铜产品产业链条。依托依安县高岭土矿资源,引进大型企业积极发展建筑、卫生洁具、日用、工艺美术等陶瓷产业。

全面发展“三新”产业,将是齐齐哈尔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力争用5-10年时间,使“三新”产业比重占工业经济80%以上。新能源产业方面:依托黑龙江龙华汽车有限公司,生产新能源客车、电动汽车电机及控制器,大力发展汽车配套企业,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开发风电资源,研发生产风电设备,建设农村秸秆气化、固化、生物质成型燃料和生物质发电项目。新材料产业方面:开发研制高档汽车钢、高档矿山钢、微合金化新车轴钢、不锈钢复合板材和特种铜合金材料等产品,开发石英微晶材料、涂布级高岭土材料、新型轻质板材、新型发泡墙体材料和高低压电瓷等新型化学建材,发展生产有机硅、增强改性聚酰胺工程塑料和氯化聚醚增强工程塑料,研发高速铁路新型配件产品,研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生物材料和石墨等超微细粉体材料。新生物医药产业方面:大力促进新医药项目研发、中试和产业化,开发一批新医药产品,重点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化、生物制药及兽药开发项目。积极推广应用生物制造技术,扩大乳酸链球菌素、免疫球蛋白和多功能骨胶粉等产品生产规模,研发生产纳他霉素、蛋白酶等天然食品添加剂产品。加强玉米、大豆、马铃薯和猪、牛、羊、禽等生物育种技术研究,大力开发优质、高效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同时积极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

三、农业资源富集。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使齐齐哈尔成为著名的全国产粮大市,有耕地3500多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6,农业人口360万人,人均耕地近10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7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300亿斤以上,分别占全省的1/5和全国的2%以上,是国家可靠的“大粮仓”。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市就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有机食品年种植面积1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3,年产绿色有机农产品80万吨,绿色有机食品原料产量600万吨。有注册商标5552件,其中驰名商标11枚、著名商标72枚、知名商标185枚,飞鹤、红光、瑞盛、港进、北大仓等一大批品牌享誉中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认证1538个,11个产品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9个县(市)区获得17个“中国特产之乡”称号。从2001年起连续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中国(齐齐哈尔)绿色(有机)食品博览会,2002年被命名为“中国绿色食品之都”,引领了中国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达7622个,入社耕地2375.6万亩、农户69.6万户,分别占耕地面积的74.5%和农户总数的79.1%。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1854万亩,占村集体耕地面积的61%,在全国全省处于领先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现已形成以玉米、大豆、马铃薯、水稻、杂粮、白酒、苏打水、乳制品、肉制品等绿色食品为主体的九大主导产业。随着英糖、汇源、光明、伊利、蒙牛、中粮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鹤城,全市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已有108户,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优势已经显现。2013年,食品行业总产值366.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7%,成为经济发展格局中的第一大产业。

  1、玉米。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全市重点发展的优势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超过2000万亩、1000万吨,均占全国的5%左右。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商品粮品质容重高,综合品质好,适宜生产优质食品、饮料和化工产品,可开发变性淀粉、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醇酮类、休闲食品及医药制品等产品,发展潜力巨大。

  2、大豆。齐齐哈尔是黑龙江省优质大豆主产区之一,年种植600万亩,产量100万吨,在全省大豆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非转基因大豆产业是我市农业传统优势产业,各品种粗脂肪、粗蛋白均在21%、36%以上,颗粒圆润饱满,皮薄色黄,质量上乘,年产量达到126万吨,获得绿色有机食品标志24个。克山县是中国高蛋白大豆之乡,克山大豆、讷河大豆均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3、水稻。年种植超过400万亩,产量超过200万吨,处于第一积温带的泰来县,水稻栽培有百年历史,是国家航天中心食品初级农产品基地,产品经国家检测中心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4、马铃薯。齐齐哈尔处于世界马铃薯种植的黄金地带,是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获得绿色有机食品标志19个,年种薯产量在60万吨以上,分别占全国的18%和全省的60%;商品薯产量452万吨,分别占全国的5%和全省的54%。克山县和讷河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马铃薯种薯之乡”和“中国马铃薯之乡”,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设在克山县,有亚洲最大的马铃薯种子资源库。克山、讷河马铃薯产品淀粉、蛋白质、铁、维生素C、B1和B2的含量丰富,淀粉含量在17%左右,干物质在21.5%左右,适合精深加工,可开发变性淀粉、膨化食品及营养食品等产品,“全面”牌马铃薯因其质量好、无毒更是享誉全国。

5、杂粮。齐齐哈尔是全国重要的杂粮产区,生产历史悠久,设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杂粮综合试验站,年种植140万亩,产量23万吨,品种资源丰富,包含谷糜、高粱、花生、绿豆、芸豆、红小豆、黑豆等10余个品种。泰来县是中国绿豆之乡、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拜泉县是中国芸豆之乡。

6、乳品产业。齐齐哈尔是国家畜牧业基地,现有草原826万亩,奶牛饲养量68万头,居全省之首,是全省奶业标准化养殖场先行试点城市。2013年,全市鲜奶产量176万吨,接近全国产量1/20。现有规模以上乳品加工企业16家,实际加工生鲜乳140.8万吨。到2015年,全市奶牛存栏将达到80万头,年产鲜奶250万吨,拟引进大型企业,建设高端乳制品精深加工企业、100个优质生鲜乳基地和100个高端乳制品奶源基地。

7、肉类产业。齐齐哈尔是国际公认的世界最佳奶牛带之一,奶牛、山(绵)羊总量全省第一,肉牛、生猪、家禽总量居全省第三。2013年,全市奶牛存栏68.8万头,生猪饲养量720万头,肉牛饲养量169万头,羊饲养量440万只,肉禽饲养量5900万只,蛋禽饲养量900万只;鲜奶产量达176.1万吨,全省第一,占全省总量的1/4以上;肉类总产量52.2万吨,禽蛋产量16.5万吨。丰富的资源极大地提高了我市畜禽承载能力,以羊为计算单位,还可承载68万只。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肉制品加工企业23户,实际加工量2.7万吨。全市肉牛饲养量169万头、生猪720万头、肉羊440万只、肉禽5700万只。

8、高端水产业。境内位于中国天然苏打水之乡克东县及拜泉县的苏打水源自全球7大火山带之一,是世界三大冷矿泉之一,水呈天然弱碱性,含有硼、铁、锶等17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被誉为“黄金水、生命水”,已探明储量超过30亿立方米,自然补给量约为2.4万立方米/天,允许开采量约为1.8万立方米/天,如果每年按300万吨进行开采,可连续开采600多年。目前全市规模以上高端水生产企业有10家,实际产量6.8万吨。其中,舒达源牌苏打水被中国水球队指定为官方用水,御龙牌苏打水被空军总后勤部、国内动车组指定为专用水。拟引进大型企业,分别在克东、拜泉、克山等县区投资兴建若干个年产50万吨天然苏打水项目,重点开发高端饮用水、医疗保健水以及生物制品,把齐齐哈尔建设成为世界著名的高端水生产基地。

9、白酒产业。 我市现有国家颁发的白酒类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65户,所辖各县(市)区基本都有酿酒企业。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1户。我市酒产业获中国驰名商标3个,省著名商标5个,市知名商标12个。北大仓酒业的大仓牌、富裕老窖的桂花牌、鹤城酒业的黑土地牌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四、商贸流通活跃。拥有小商品、五金、建材、电子、农机、汽车、轻工和鲜活冷链、农副产品等各类重点批发市场28个,其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16个、年交易额已达到222.6亿元,生产资料批发市场4个、年交易额为27.8亿元。全市批发零售业单位数67014个,住宿和餐饮业单位数17547个,居民服务等其他商贸服务业单位数19801个。中心城区社区总数达135个,社区商业网点有6065个,社区商业总营业面积为50多万平方米,拥有4个国家级商业示范社区,15个省级商业示范社区。社区商业服务为近8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社区总营业收入达10多亿元。全市有大、中型超市46个(3000㎡以上)、百货商店18个、农产品市场386个,批发市场53个、星级宾馆酒店21个,各类专卖店356家,连锁店455个。深圳华南城、大连万达、万力皮革城等新型商业业态成功进驻将使我市未来的商贸业将更加繁荣。2013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4.7亿元,增长13.4%。全市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158.5亿元,占第三产业的31.8%,是第三产业中比重最大的产业。吸纳就业人数24万人以上,占全市按行业分在岗职工总人数的28.1%,是我市吸纳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

现代综合物流产业园、内陆无水港、中恒医药产业及物流园等新型物流正在加快建设。在铁锋开发区重点建设占地8平方公里的齐齐哈尔综合物流产业园区,充分利用一重、北钢等重点企业物流资源,建立以服务重型装备为主的富拉尔基重型装备物流园区。目前全市货运总量近12000万吨,其中:铁路货运量2400万吨,公路货运量9590万吨,航空货运量0.1万吨。现有空车配货和零担经营业户800多户,服务对象主要是工矿商贸企业,运输货物主要以机械设备、粮食及农副产品。注册的物流企业14家,其中仓储企业6家。具备货运资质的企业有36家,建有“中国农贸网”、“鹤城物流信息网”、“中国马铃薯交易网”等3个专业电子商务公共平台,年成交货物运输上千万吨,为3000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连续举办10届中国(齐齐哈尔)国际小商品交易会,“南有义乌、北有鹤城”的小商品生产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到2015年,将大力培育百货大楼、中汇城、万达广场、万力皮革城、百花集团商务中心等大型商业企业,打造中心城区“五大商圈”,进一步提升城市商贸辐射带动功能,把我市建设成为连接黑河、满洲里两大口岸,辐射我省中西部、内蒙东北部和吉林西北部的物流枢纽基地。

五、旅游业前景广阔。齐齐哈尔始建于金太宗天会三年(1125年),古称庞葛城,迄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曾作为黑龙江省城长达255年之久。早在1.1万年前,已有先民生息繁衍在这块土地上,鹤文化、湿地文化、冰雪文化、流人文化、北疆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荟萃交融,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根基。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7家。其中国家S级滑雪场1家、AAAA级3家、AAA级3家、 AA级21家。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7家,工业旅游示范点3家、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拥有嫩江环抱的明月岛、百年历史的龙沙公园、宗教名胜大乘寺、纪念抗战胜利的和平广场、打响中国武装抗日第一枪的江桥抗战遗址、昂昂溪新石器古文化遗址、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罗西亚大街和素有中国第二长城之称的金代东北路界壕边堡等一大批历史名胜。特别是国家级扎龙自然保护区,以“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享誉中外,这里栖息着世界已知15种鹤的6种,尤以珍禽丹顶鹤居多。1992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鹤文化作为城市的特色文化,加强扎龙、尼尔基斯湖、乌裕尔河湿地、金长城遗址等重点景区景点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冰雪、湿地和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重点突出四季观鹤、冬季冰雪、夏季避暑度假旅游项目,强力打造“绿色食品之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品牌,建设全国闻名的生态旅游胜地。连年举办以鹤文化为品牌的经贸会节、旅游会节和文化会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齐齐哈尔扎龙国际婚礼文化节和首届鹤文化艺术节。话剧《风刮卜奎》、风情音画《达斡尔人》等作品获国家多项大奖。一年一度的关东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东北地区的重要节庆。2004年被中央电视台评选为“中国魅力城市”,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到2015年,实现全市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44亿元,年均增长17%。

六、投资环境优良。齐齐哈尔是东北地区西北部和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辐射周边2000万人口,是哈大齐工业走廊重要节点城市,是亚欧大陆桥的中转站,两条国道和四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客货运输畅通全国。民航已开通至韩国首尔国际航线和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国内航线。因毗邻大庆,紧靠嫩江,水利风力资源丰富,电力、燃气、水资源以及土地和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供应充足,用电、用气、用水、用地、用人价格合理,能够大大地降低企业投资和生产成本。

我市城镇体系完善,“沿江抱湖邻湿地”,辖1个中心城区、4个卫星城,城市空间组团式布局,城市总体风格开阔疏朗、自然亲和、整洁优美。中心城区重点推进中汇新城、劳动湖“通航滨水线”、中华路“迎宾门户线”、齐扎公路“品牌旅游线”等“一城三线”建设。城市管理“四级网络”建成运行,城管网格基本实现全覆盖,以高新区建设为中心,以哈齐城铁新站为牵引,以劳动湖南扩为脉络,全面加快高新区城市基础设施、商服设施、人居设施和社会事业设施建设,在产业聚集的同时,尽快聚集人气,达到30-40万人口,形成城市副中心,拉动中心城区向南拓展。

为了加快市区园区发展进程,市委、市政府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实施重点园区“15211”工程,园区规划面积93.3平方公里。市、区两级政府不断加大对“15211”工程所含五个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硬件设施逐步完善。目前,龙华新能源汽车、一拖、中恒药业、蒙牛乳业、腾翔铸造、华鹤木业、精铸良等一批新老企业进驻或发展壮大。2013年,五个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85亿元,销售收入379亿元,利税总额38亿元。其中,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和35%。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布局,采取“一区多园”的模式,相继建设了产业布局合理、项目聚集专业、协作配套紧密的开发区、工业园区或示范区16个(含各类园区40个),总规划面积367平方公里,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新兴产业提供强大引擎。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个,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工业示范基地7个。国家级齐齐哈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晋升国家级的富拉尔基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及配套、钢铁化工、建材和能源产业;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的北苑开发区和铁锋鹤城科技产业园区重点发展农机制造、铸锻造、绿色食品加工、建材产业和发展物流、木门家具、旅游产业;昂昂溪化工园区重点发展化工产业。同时,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重点建设了陶瓷产业园、马铃薯产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等一批专业特色园区。2013年全市园区已启动面积71.8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的19.2%。各园区入驻企业600余户,主要包括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及绿色食品加工、机械加工、家具制造、化工、电力设备、生物制药、新型建材、石油开采、非金属矿物制造、现代物流等10余个行业类别,从业人数达到8万余人。

着眼于便民利企,建成了全国领先、全省最优的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在加快推进县(市)区、乡(镇)和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四级服务体系全覆盖。组建了集建设工程招投标、国有土地招拍挂、政府采购、国有产权交易为主的市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更加规范、高效。开通了全国首创的政府门户网站行政执法监督平台和行政事业性收费网上公开平台,实施了行政执法检查审批制度,推动行政权力网上公布、执法行为网上留痕、违规问题网上受理、投诉举报网上运作。行政事业资产管理改革深入推进,国有资产收归政府统一管理。

全市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机构、25个省级科研机构、11所中高等院校、55所职业技术院校。一重、齐重数控、齐二机床、齐轨道交通、北满特钢等国家级技术中心5个;有黑龙江华安工业有限公司、华工机床制造有限公司、黑化集团有限公司、金亚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富尔农艺有限公司、华鹤集团有限公司、齐瑞盛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安泰(丰源)食品有限公司等省级技术中心8个,是我国装备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我市在岗各类技术工人总数为25.2万人,占全市职工总数的90%。其中:高级工5.7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23%;技师总数3.8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5%,高级技师0.29万人占技术工人总数的1.2%;高技能人才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到2015年,将培养高技能人才9.45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达到35%以上。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齐齐哈尔正处在大发展、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美丽的丹顶鹤已张开翅膀,真诚欢迎有识之士莅临中国鹤城--齐齐哈尔,考察洽谈、投资兴业、真诚合作、共谋发展!

 

版权所有: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0502129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652号

页面更新时间 : 2024-04-13 18:19:59
Powered By MystepCMS